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:古裝劇里的常識
2023-10-07 08:50:32 |文章來源:華圖事業單位|事業單位考試網
【導讀】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: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:古裝劇里的常識,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!事業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,點擊領取備考資料,更多事業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(htshiyedanwei)公眾號,歡迎加入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: 參加刷題、?、領取備考資料,考編路上不孤單!
小伙伴們,有沒有像小編一樣刷到《甄嬛傳》就挪不開眼的;看到《知否知否》都要再品味一下臺詞的;翻到《倚天屠龍記》都覺得他們演員是吃了防腐劑了嗎?看得多了,我們就來一起找找茬吧!
小伙伴們可知道西紅柿、地瓜都是什么時候才出現的嗎?
西紅柿最早生長在南美洲。因為它嬌嫩的顏色,人們對它非常警惕。西紅柿曾一度被譽為“刀狐之果”,又名狼桃,只供觀賞,不敢品嘗。番茄大面積傳播始于1575年,在英國和中歐國家可以看到西紅柿,然后它在17世紀傳入菲律賓,再慢慢傳播到其他亞洲國家。明永樂、宣德年間,鄭和于1405—1433年七下西洋,從劉家港出發,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,豐富了中外物產交流,原產美洲的甘薯、玉米、馬鈴薯、煙草、辣椒傳入中國,明朝萬歷年間西紅柿傳入中國。
自稱謚號,這個也是有點……(手動捂臉)
關于謚號、廟號、年號我們有些小伙伴傻傻分不清楚,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吧。
廟號一般用于皇帝。廟號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嚴格,普遍遵循一個規律即“祖有功而宗有德”,所以“太祖”,“高祖”的廟號基本上都是開國之君,而后繼之君只能以“太宗”、“中宗”、“德宗”來稱呼。
年號不是針對于皇帝的稱號,而是對于封建政權的稱號;实郛斦䲡r,從漢武帝開始,始創年號為建元!一位帝王少則一個年號,多則十幾個,因為遇到大事、“天降祥瑞”等等都要更改年號,唐高宗就有14個年號:永徽、顯慶、麟德、總章等等!
謚號是只要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可以在死后追加的。“謚號”不僅僅用于帝王,在古代社會地位較高的人,比如文武大臣,甚至后妃都有謚號。
謚號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評價意義,比如“美謚”比如“惡謚”,最為熟悉的就是隋煬帝,這就是明顯的“惡謚”。而文、武、明、睿這類詞明顯都是“美謚”,比如漢武帝劉徹,他的謚號是“孝武皇帝”,廟號是“世宗”,我們通常稱呼他為漢武帝,而不是漢世宗。
最后,不管上述漏洞大家是否發現,但作為國人常識,9月18日是每一個中國人應當必須牢記的日子。歷史不會遺忘!勿忘國恥!吾輩當自強!
【知識小測驗】
下列古籍中,不是以年號命名的是:
A. 昭明文選
B. 太平廣記
C. 永樂大典
D. 康熙字典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并選錯誤項!墩衙魑倪x》,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,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。蕭統死后謚“昭明”,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《昭明文選》。所以,《昭明文選》是以謚號(謚號是對死去的帝、妃、諸侯、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,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,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)而非年號命名的。因此,選擇A選項。
手機端鏈接:https://m.sydw8.com/2023/1007/486948.html
掃碼關注事業單位考試公眾號,招考信息搶先看,備考資料送不停!